Netflix紀錄片「極簡主義: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」 --- 學會珍惜在乎的事不盲從

 


讓我先問個問題:你在雙11買了什麼東西?

不論是什麼,我希望你會一直使用它們,滿意且不後悔買下。而不是等到幾天後收到包裹,不但不想承認曾經有下單買,還一度懷疑是不是遇上詐騙。不花錢不開心,花了錢,常常更不開心。

怎麼會這樣?


前幾天我在Netflix看了兩部紀錄片,《極簡主義: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》及《極簡主義:簡約當下》。講的是兩個人生勝利組是怎麼揮別物質氾濫成災,到四處推動斷捨離,期間的生活實驗與人生理念。

兩部片的主角都是約書亞和萊恩,他們是標準的人生勝利組,十年前實現了美國夢,有房、有車、有事業、有婚姻。

可是在27歲那年,約書亞同時失去母親跟婚姻,他在整理母親龐大的遺物時,感覺到母親嚴重缺乏安全感。而且這些東西,每樣都留有遺憾的回憶,但是從來沒去整理,到最後也只是堆積遺憾罷了。他本來想保留所有遺物,後來決定只帶走幾樣紀念物。回到家後,也以同樣方式處理自己的東西。

幾個月後萊恩見到約書亞,發現他整個人變得開心又神清氣爽,約書亞不吝嗇分享「極簡」這個概念。萊恩也決定試試看,只是方法更更激烈。

萊恩把所有東西都打包,包括牆上的畫、垃圾桶、牙膏跟湯匙,假裝隔天要搬家,並依照房間位置來標識紙箱。然後實驗21天,如果有需要什麼東西,就從紙箱裡拿出。看看21天後會發生什麼事。

結果,還有80%的紙箱從未被打開。

萊恩這才意識到,原來自己跟一大堆不需要的東西生活這麼久。沒有它們,他不會不開心;有了它們,他也沒開心到哪裡去。

看得出來這部片子的主旨,在探討以消費作為經濟成長指標,對我們生活的影響。美國人從小被教導,有物質就是幸福。我對這件事最有感覺的時候,也是我在美國讀書的那六年。

留學生都窮,喜歡撿便宜,尤其是以勤儉聞名的亞洲人。每次跟朋友聚會,最喜歡分享的資訊之一,就是誰又發現折價網站、去哪裡找最便宜的折價劵、感恩節跟聖誕節要買什麼最划算。

每次在美國公路旅行時,絕對不錯過任何一家outlet。那裡品牌之多、衣服折扣之低的程度,足以讓人回到台灣會不屑買衣服。因為便宜,就不手軟;因為便宜,就亂買亂穿,那是我混搭風格最突出的時期。然而提著大型購物袋在等公車時,理智就回來了,購買亢奮後的空虛吞噬了我。我知道下次帳單來我會愧對父母,並且發誓再也不買。直到兩個禮拜另一波折扣。

然而現在,在我學著斷捨離後,目前我手邊只有不到7件衣服是我從美國帶回來的。

但斷捨離真的是解決之道嗎?一定要用萊恩這麼激烈的方式嗎?


斷捨離其實是很違背人的生物本能。

人為了生存,會需要群體合作,打好人際關係。如果人際關係很差,至少還可以靠自己蒐集的東西活下去,因此需要囤積物品以備不時之需;如果你人際關係很好,你可能需要跟別人交換物品來增加信任感,或者用物品來彰顯自己在群體關係中的地位,因此更需要囤積物品,而且是好物品。

所以斷捨離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呢?


在千禧年前,幾乎沒有人注意到斷捨離,卻在這幾年迅速竄紅。我想這股熱潮不僅僅是幾本書或幾部紀錄片就可以解釋,而是大家都有意識到:

有些事情出錯了。

人類是不會停止貪婪的,對物質無止盡的追求讓人疲憊,你會專注在你沒有的,而不是你擁有的,直到有一天再也追不上,筋疲力竭為止。斷捨離則是回歸到「專注在你擁有的,而不是你沒有的」。

約書亞和萊恩這十年致力於推廣這個原則。他們到處演講,如果只有兩個人來,他們就能聊更久,然後擁抱對方;如果有很多人來,他們會盡量讓所有人都可以進來聽,然後擁抱那些人。

台灣跟美國差不多,物質最不虞匱乏,專注力卻很匱乏,各種團購美食、網路跟風、COSTCO排隊人潮,同時間大家又抱怨食物吃不完、報名了一年健身房與英文補習班卻從來沒去過。還有只用過一次就再也沒拿出來的小折、羽毛球拍、瑜珈墊……

如何不讓注意力分散掉,把注意力拉回來,放在自己最在乎的事情上,是我們共同的課題。


我的書櫃也曾炸開過,花了4年,把它從原子彈等級的爆裂程度,縮減到塑膠炸彈等級。這次雙11,我還是買了一些書,但我知道我會讀它們。喜歡的書,我會放回書櫃重複看;不喜歡的書就放到二手書網站,賣給有需要的人。

為什麼我可以這麼肯定?因為我已經讀完了,而且它們好好地待在我的書櫃裡,這幾個禮拜三不五時被我拿出來翻閱,真的愛不釋手。

我不排斥買東西,而且我很開心下了這個決定,因為我專注在享受它們。
我知道我在未來,也會慢慢學會珍惜其他我在乎的事物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原子習慣》- 我們都有「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模樣」的能力

剪刀、石頭、布:生活中的賽局理論

為什麼要把書清掉?